有沒有試過上落樓梯、蹲下、跑步膝蓋痛?每當天氣轉變或翻風落雨時膝蓋痛更會加劇。
膝蓋痛於香港十分普遍,根據香港肌肉骨骼痛學會於2020年公布的調查,有52%受訪者有關節痛,當中76%人表示有膝蓋痛。膝頭痛有甚麼症狀及成因?如何治療?下文將一一拆解,並推介舒緩運動、食療等方法,助患者舒緩膝蓋痛。

膝關節結構
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大的關節,乃人體站立、步行時主要承重關節。醫院管理局指出,膝關節主要由三塊骨頭組成,並由韌帶聯接起來,令到關節穩定;周圍的肌肉、肌腱也同時穩定關節和驅使關節活動。1
關節裏面,骨的表面覆蓋著軟骨,軟骨一旦受損,便會形成膝蓋痛,如因膝頭軟骨磨蝕,患上退化性關節炎,或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破壞膝關節中的軟骨,兩者都會令膝頭哥發炎。而膝關節中的韌帶、滑囊、半月板或附近的肌肉、肌腱,亦有機會受傷而引起膝蓋痛。

膝蓋痛成因及位置
人們常以為年紀大,膝頭哥退化才會導致膝蓋痛。事實上,膝關節炎是膝蓋痛的主要原因,單單關節炎便有超過一百種2,較常見的有退化性膝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假性痛風、強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敗血性關節炎及滑囊炎 。
此外,運動過勞或創傷亦是膝蓋痛常見成因,包括扭傷、髕骨肌腱炎(跳躍膝)、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位於膝關節兩側的副韌帶受傷、十字韌帶受傷、半月板受傷及膝蓋脫臼。
不同的膝蓋痛病因可能會於不同的位置產生痛楚,引起膝蓋內側、外側、前側或後側痛。想找出膝蓋痛原因,建議由ANKH機能再生的跨領域專業團隊為膝蓋痛患者作進行詳細評估,再度身定製「RDS+極速去痛技術」治療方案。
膝蓋痛位置 | 病因與病症 |
---|---|
內側痛 | 鵝掌肌腱炎(鵝掌滑囊炎)、膝內側副韌帶受傷、內側半月板受傷、退化性膝關節炎 |
外側痛 | 外側半月板受傷、膝外側副韌帶受傷、髂脛束症候群(跑者膝)、退化性膝關節炎 |
前側痛 | 股四頭肌肌腱炎、髕骨肌腱炎(跳躍者膝)、前十字韌帶受傷、退化性膝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 |
後側痛 | 後十字韌帶受傷、貝克氏囊腫、膕肌肌腱炎、退化性膝關節炎 |
想了解更多有關膝蓋內側痛、外側痛、前側痛及後側痛的原因與病症,可以參考「【膝蓋痛】一文詳解膝蓋內側痛、外側痛、前後側痛分別。」文章。
膝關節痛7大症狀
綜合以上膝蓋痛原因,可歸納出7種膝關節痛症狀。3
- 膝蓋腫脹、疼痛及僵硬
- 膝頭發熱及紅腫
- 下肢乏力及膝關節不穩定
- 膝關節活動時發出奇怪聲如「咔咔」或「啪啪」聲響
- 無法完全伸直膝關節
- 膝關節疼痛及觸痛
- 天氣轉變引起膝蓋痛
不少患者在天氣轉變時,都會有「風濕」問題,令膝蓋痛問題加劇。想了解中醫及西醫對「風濕痛」見解,請參閱「【膝關節痛】轉季、下雨天都痛?從中、西醫對風濕痛解讀了解更多。」的文章。

9個膝蓋痛的風險因素
姿勢不良、自然退化、職業勞損、先天肌力不足、發生意外、運動創傷、患有某些疾病等,都會提高患上膝蓋痛的風險,以下詳細列出9個患上膝頭痛的風險因素。2
- 長期重複特定動作、姿勢不良
- 膝頭哥退化
- 職業勞損
- 肥胖、過重,導致膝關節負荷過大
- 膝關節周邊肌肉靈活度或肌力不足
- 穿著尺寸不合的鞋子
- 曾受意外創傷或跌倒
- 經常進行激烈運動
- 患有骨骼畸形、糖尿病或甲狀腺機能障礙

膝蓋痛怎麼舒緩?
膝蓋彎曲時會痛怎麼辦?在接受全面、綜合治療的同時,有6種方法可以舒緩膝頭痛,減慢膝關節勞損速度及減低膝蓋的負擔。
- 做好體重管理
- 減少跑步、行樓梯、蹲跪等動作
- 避免過份劇烈運動
- 多游泳、踏單車
- 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
- 穿適當的鞋履承托足弓
膝蓋痛怎麼舒緩?請參閱「【膝頭痛】教你6大方法舒緩(附7個穴位按摩介紹)」,由ANKH機能再生運動科學顧問及營養學家分享6個方法舒緩膝頭痛,並由註冊中醫推介7個穴位按摩方法。
舒緩膝頭痛運動
在以上舒緩膝蓋痛貼士當中,做運動是關鍵。膝頭痛患者做適量的強化及拉筋運動,有助復原及放鬆膝關節附近肌肉。
肌肉強化運動,特別是大腿和臀部肌肉,能加強對膝關節的保護,有效舒緩膝頭痛。如果再搭配拉筋伸展還可維持肌肉彈性,增加柔軟度,膝關節痛退化有救了。
兩種運動適合不同嚴重程度的膝頭痛患者,更多舒緩運動,請參閱「【膝蓋痛怎麼舒緩?】教你8式拉筋及強化運動,行路更有力。」,由ANKH機能再生運動科學顧問教授8式運動*舒緩膝蓋痛。

如果做了這些運動一段時間仍未有好轉,建議到ANKH機能再生接受「RDS極速去痛技術」治療。
除了由物理治療師或運動科學顧問向患者建議合適的運動,強化患者的肌肉及鞏固膝關節活動能力,更會應用先進的儀器觸發肌肉收縮及放鬆,提高強化鞏固的效果,逐步恢復膝關節機能,加快膝蓋痛的康復速度及減低復發機會。
膝蓋痛患者吃甚麼好?
膝蓋腫痛如何消腫、止痛?膝蓋發炎怎麼辦?在接受全面治療的同時,配合食療,效果事半功倍,可消除炎症、減輕痛楚,從而舒緩膝蓋痛。
在營養學角度,多吃含奧米加3脂肪酸(Omega-3)、類黃酮及抗氧化食物有助消炎;而含膠原蛋白及蛋白質的食物,則可消除膝關節腫痛,增加活動幅度,行路更有力。至於在日常飲食外,亦可透過保健品維持膝關節健康。#
記得戒口也是關鍵,應避免吃高鹽份、高溫油炸、加工食物、牛奶、甜品及酒類等,以防膝頭痛加劇。#

而根據中醫理論,多喝湯水可舒緩膝頭痛。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湯水來舒緩膝關節酸痛、痺痛、腫脹或僵硬的症狀,例如在夏天便應多喝去濕湯水。
ANKH機能再生在治療時,營養師及註冊中醫會向膝蓋痛患者提供食療建議,從而加快康復進度。
飽受膝蓋痛困擾?立即登記ANKH機能再生「RDS極速去痛技術」,徹底解決膝頭痛。
穴位按摩舒緩膝頭痛
除了要注意飲食外,在中醫角度,有7大穴位#適合膝頭哥痛患者,有效通經活絡、放鬆繃緊肌肉、去風除濕,從而緩解膝蓋痛。
-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內外膝眼穴
- 委中穴
- 血海穴
- 梁丘穴
- 足三里穴

更多穴位按摩方法,請參閱「【膝頭痛】教你6大方法舒緩(附7個穴位按摩介紹)」,由ANKH機能再生註冊中醫分享7個穴位按摩舒緩膝頭痛。
如何治療膝頭痛?
膝蓋痛如何解決?每位膝蓋痛患者原因或情況皆不同,可由不同類型的關節炎或運動創傷引起,所以要由專業醫護人員視乎患者的成因及嚴重程度,從而度身定製治療方案。
另外,不少膝頭哥患者會持續使用藥膏如止痛膏及肌肉放鬆膏、長時間配戴護膝或定期按摩,但只能暫時減痛,治標不治本,拖延的時間愈久,愈難康復,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
膝頭哥腫痛如何消腫、止痛?膝蓋發炎怎麼辦?膝蓋痛患者該吃甚什麼藥物?以下介紹中醫治療、西醫治療及一項中西合璧的去痛技術,希望幫助患者及早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
在中醫角度,膝關節痛屬「痹證」,因「風寒濕邪」出現氣血痰濕瘀阻,令膝頭痛加劇。在治療方面,中醫會以針灸、推拿、中藥等綜合療法,通經脈、活氣血,從而改善膝蓋痛。
西醫治療
若膝蓋痛患者病情未嚴重至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術或膝關節內窺鏡手術等手術治療方式,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是西醫治療膝頭痛的主要方法。
西方藥物治療
膝頭痛患者經西醫診斷後,可獲處方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以減輕疼痛、發紅及腫脹的症狀。嚴重者甚至需要接受局部類固醇注射。
而受免疫系統疾病影響,如類風濕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的膝蓋痛患者,更有需要服用改善病情風濕藥類(DMARDs)、進行局部類固醇注射、注射生物製劑等。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或運動科學顧問會應用專業儀器為膝蓋消腫止痛,同時進行運動治療,著重提高膝關節肌肉力量及放鬆膝關節附近肌肉。
ANKH機能再生獨創的「RDS+極速去痛技術」
中醫及物理治療各有優劣之處,而ANKH機能再生獨創的「RDS+極速去痛技術」,匯聚世界頂尖科學及創新技術結合中醫經絡智慧,以非入侵的方式解決膝蓋痛。
ANKH機能再生-痛症健康集團擁有跨領域的專業團隊,由註冊中醫、物理治療師、運動科學顧問、西醫、營養師、健康顧問及理療師組成,以中西合璧的方法,針對膝頭哥痛患者的整體狀況,度身定製治療方案。擁有15年去痛症經驗,逾13萬人真人實證,成功去痛率達95%,獲得不少正面評價。每次收到客人的感謝信,都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更多ANKH機能再生真實客戶分享可以到此連結了解更多:https://ankh.com.hk/客戶分享
ANKH機能再生獨有的創新科研「RDS+極速去痛技術」,當中使用獲美國FDA和歐盟CE認證的專業儀器進行治療,毋須開刀、麻醉,從痛楚根源出發,達到標本兼治的去痛效果。
「RDS+極速去痛技術」的治療方案,分為「RDS+」三步曲,分別是「R-Restore+」針對膝蓋痛問題修復痛患、「D-Detox」疏通經絡去瘀排酸、「S-Strengthen」強化鞏固肌肉關節,強化膝關節的機能,消痛快、復發少,讓膝關節痛患者重拾健康生活,立即登記「RDS+極速去痛技術」。
此外,ANKH機能再生屢獲殊榮,是第一間企業榮獲香港醫護學會頒發「最受醫護人員信賴痛症治療品牌大獎」及「最受醫護人員信賴最高榮譽去痛技術大獎」,並於香港滙豐銀行支持、Business Innovator舉辦的《2022創新商業方案大獎》中,成為全港首間去痛症集團獲得「創新科技極速去痛技術」的殊榮,極速去痛成效毋庸置疑。

*膝頭哥痛患者進行家居運動前,宜先諮詢運動科學顧問或醫生的意見,並在其指導下進行。家居運動的效果因人而異,要以自己痛楚感覺作指標,量力而為;如感到疼痛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建議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
#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以上的舒緩膝蓋痛飲食建議、食療湯水及穴位按摩,宜先諮詢營養師或中醫的意見。而且這些建議只作日常調理保健之用,並不能代替治療,若膝頭哥痛症狀惡化,應及早求醫,作針對性治療。
資料來源: